当技术手段让物理空间变得“可压缩”,距离就不再是一个难题。在商业领域,随着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来,出海寻找市场,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的选择。选择出海不再是互联网企业和大型国有企业专属,而开始向零售行业和其他传统实业领域蔓延,甚至不少中小企业在初创之时就“盯上”了出海生意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据某咨询公司调研结果显示统计,已经出海的企业中,大企业占63%,中小企业占37%;计划出海的企业中,大企业占35%,中小企业占65%,中小企业表现出强烈的出海意愿。
企业出海赛道大热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跨境卖货再到品牌出海,近年来企业国际化已经成为中国企业长期成长的必然趋势和重要的战略选择,是企业打造长期竞争力、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的关键。
而跟以往“立足中国、货通海外”的出海模式不同,在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新引擎的当下,中国企业也迎来出海新时代。以全球化的组织架构布局、全球化的人才引入和融合、本地化的管理为核心的升级版路线图成为当前中国品牌探索出海的新重点,与此同时,针对不同市场需求开发的海外客户群体逐渐成为部分企业的主流目标客户。
企业出海面临合规风险挑战
据《埃森哲2022中国企业国际化调研》报告显示,多重因素正在推动中国企业加速出海步伐,95%受访的中国“出海”企业认为自己未来3年海外业务的增长可以超过5%。
然而,企业出海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合规、增长、全球化”。中国贸促会对近千家企业的调查显示,超三成(36.2%)受访企业在东道国投资及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过合规问题。国外各地政策监管和法律法规复杂多样,以及东道国高标准的合规性要求等都会导致企业出海遭遇合规性问题。部分风险可以通过提前做好风控避免,但也有一些风险是由于当地政策突变和市场不确定性导致的,如果不能做好灵活应对,出海企业很容易陷入困境。
那么,企业出海具体有哪些合规风险问题呢?
第一,土地风险。中资企业为了规避土地使用问题,有的会选择找当地人进行代持。但代持行为存在很大的风险,一旦企业与代持人发生纠纷,企业就会面临经营合规性问题。
第二, 知识产权保护风险。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时,往往会将其部分技术和设计转让或许可给中国企业出海到当地的子公司、合资伙伴或当地制造、服务公司,在此过程中面临着两方面的知识产权保护风险。一方面是出海的中国企业自有的知识产权如何在当地进行保护,另一方面是可能存在违反当地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风险。
第三,海外用工风险。企业出海还面临着所在国劳工人数限制和劳动保护方面的用工风险。许多国家对于中外籍劳工设置了严格的比例,实施配额制度,甚至不允许外国劳工进入本国市场,而有些东道国劳工的素质和效率又不能满足中国投资人的要求。用工制度方面因为中外劳动保护文化的差异,也会使企业面临劳动用工合规风险。
第四,汇兑管制风险。东盟国家之间大多数存在外汇管制,企业在资金调拨、外汇兑换和资金转移等方面可能会受到限制,增加了企业运营和投资的风险。企业的对外投资,尤其是工程投资会持续很多年,汇率的波动就会产生巨大的风险,比如人民币升值导致的原材料成本和员工成本就会增加。
第五,税务风险。中国企业为实现海外投资利益的最大化,会利用税收优惠、转让定价等手段进行避税。但是,随着BEPS(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行动计划的提出,全球反避税趋势不断加强,不同国家也逐步完善了各项反避税法规。此时,这些中方企业可能面临譬如转让定价的风险加大、税收合规成本增加、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的条件更加苛刻、境外融资费用的税前扣除受到限制、境外经营活动在当地构成常设机构的风险增加等问题。
第六,环境风险。企业在海外开采资源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资源的国有化风险,比如一些重要的战略性的资源被国有化。一旦中资企业开掘完当地的资源马上就离开的话,会让很多国家认为中国的企业过去是对资源的一种掠夺,也会导致它们在环境层面或者其他矿产资源的国有化方面对中国企业设置很多障碍。
第七,合同条约风险。很多中国企业通常比较缺乏合同意识,在海外投资过程中还面临着合同条款风险,比如,预收款、争议解决中心等条款没有合理制定安排,在经营中隐藏了风险。此外,技术标准方面细微的差异就会导致采购原器件时增加不必要的成本,进而超出合同预算。
第八,数据风险。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生产要素,数据的价值贯穿于数字经济活动的全生命周期,数据资产成为一种新型资产。企业数据一般是指由企业实际控制和使用的数据,既包括财务数据、运营数据等商业数据,也包括企业合法收集、利用的用户数据。因此,总的来说,鉴于个人信息本质上就是一种数据的表现形式,这就涉及到个人信息保护问题,而数据本身在不同的载体或情境下当然可能触及到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问题。跨境业务本身横亘数个法域的特性,毫无疑问更是增加了上述问题的复杂性、敏感性,需要充分考虑跨境业务所涉法域的相关监管规定,双向合规,从而避免法律风险。
企业出海合规风险如何“避坑”?
各国法规法律内容繁多,监管审查严格且各异。对出海企业而言,如果不符合当地的法律法规,在当地将属于违法经营,企业的经营行为不受当地法律与法规保护,并可能因违反法律法规而带来巨大损失。提升海外业务安全性,应对各地区合规挑战成为企业最普遍需求之一。然而对于出海企业而言,合规风险繁杂、合规要求高,对于企业法务的要求较高,企业付出的成本巨大,效果也未必理想。
而随着中国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数字化创新和转型的大潮从互联网等领域向传统行业渗透,中国出海企业进入第二阶段,即“出海数字化”,这一变化让数字经济出海扩展到更多行业和领域。同时所有的安全合规都要考虑到如何在不泄露隐私数据的情况下达成业务要求,因此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解决出海企业合规问题并保证数据安全成为新的焦点。
法大慧云新型法律服务助力企业出海合规
法大慧云探索新型法律服务模式,拥有具备丰富境外投资法律服务实战经验的律师团队,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赋能法律,打造法律+科技智能服务,在市场准入、环境保护、劳动用工、合同管理、知识产权保护、反垄断与反倾销等多方面全方位,分析和完善风险识别机制、风险预警机制和持续管理机制,针对特定风险制定防控和化解措施,并对措施的有效性进行实时监测,及时予以改进。法大慧云将为所服务企业制定符合其出海环境的专有化出海法律策略,帮助企业防范境外投资与贸易的合规风险,提升出海合规能力,为企业安全出海助力,让企业可以集中精力开拓市场、服务客户和发展业务。